简述五四时期文学创作实绩

文学阅读 浏览

一、简述五四时期文学创作实绩

文学研究会:(受俄国和欧洲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影响)

(1)时间地点:1921年1月于北京成立。

(2)发起人:周作人、朱希祖、蒋百里、郑振铎、耿济之、瞿世英、郭绍虞、孙伏园、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12人。

(3)主张:“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文学应当反映社会的现象,表现并且讨论人生的一般问题。”

(4)创作方法:强调写实主义,以“为人生”为宗旨。

(5)代表刊物:沈雁冰《小说月报》(会刊)

受其影响,整个现代文学都着眼于批判社会现实而相当程度的忽略文学的娱乐作用。这种态度不仅一直贯穿于新文化作家的创作中,也限制了现代文学的创作和研究领域,通俗文学的创作和研究被轻忽了。

创造社:(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影响)

(1)时间地点: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东京,以1925年五卅为界,分前后两期。

(2)发起人: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寿昌、穆木天、张凤举、徐祖正、陶晶孙、何畏等。后期增加李初梨、冯乃超、彭康、朱镜我、李一氓、阳翰笙等

(3)代表刊物:前期《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

后期《创造月刊》、《文化批判》、《流沙》等杂志

作家代表作品:张资平《冲击期化石》(新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

冯沅君《菤葹》《春痕》《劫灰》三个短篇集

郁达夫《沉沦》(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

(4)主张: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的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要求”;讲究文学的全与美,推崇文学创造的直觉与灵感,重视文学的美感作用。

(5)作品风格:侧重自我表现,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直抒胸臆和对病态心理的描写往往成为他们表达内心矛盾和对现实反抗情绪的主要形式。

二、怎样理解王尔德的主张“为艺术而艺术”

对于王尔德,更多的是抱着批判的态度来评价的。 单看“为艺术而艺术”这句话,本来就是矛盾的。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王尔德是讲艺术与生活完全的决裂开。 他所谓的“新美学”的一个原理:“艺术除了表现他自身以外,不表现其他任何东西。和思想一样,有自己独立的生命。”在王尔德眼里,艺术的途径和目的是两个世界的东西。正因为这种二重性的割裂,使得他走进了艺术的死胡同。 作为十九世纪 唯美主义的代表,他所提出的“为艺术而艺术”的中心思想是 “美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绝对的价值,艺术自身就是目的。” 王尔德对于美的追求,已经超越的了美的范畴,好的方面讲这是一种突破,坏的方面讲这是一种病态。 艺术是不能脱离了生活的,所有的艺术都是在生活的基础上发展的。然而王尔德缺持相反的观点。 这种不接地气的美学在当时那个社会成为主流观点并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他将美学的追求定义在了 上等社会 的专属活动。衣着的浮华,大量运用孔雀羽毛、向日葵、百合、长发等。 这种浮华也使得他不能避免苦难,甚至灾祸。 天秤座对于美的追求是与生俱来的,但是像王尔德那样的追求纯粹的美和艺术,是我所不提倡的。 为艺术而艺术,不如为生活而艺术。

三、“为艺术而艺术”的理论是什么?

这句话大多用于行为艺术上面!!!

意思跟为艺术而做什么事差不多

四、判断:“为艺术而艺术”这句话

”为艺术而艺术”是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中相对于具有社会功能的文学而产生的,他们认为如果文学艺术一定要有功能那就不纯粹不美了,所以艺术一定应该是没有目的的,纯粹为了艺术而艺术的。

虽然我也认为文学艺术确实不必具有社会功能,但是说艺术纯粹没有目的不免有些绝对,我认为每样艺术作品它一定是有用处的有目的的,它可能为了人们欣赏,它可能为了引起共鸣,或者它仅仅为了渲泄创作者的情绪,这些都是艺术的目的。所以我认为艺术不可避免存在目的性,为艺术而艺术只是浪漫主义的乌托邦吧。

以上是个人观点,不一定代表大多数人的意见

五、"为艺术而艺术"该如何翻译成英文啊?

Art for art's sake.为艺术而艺术,艺术至上

六、为艺术而艺术,不会比为喝酒而喝酒更有意义、 谁能详细解答一下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两者本质上是一样的,为喝酒而喝酒 目的就是酒 为艺术而艺术 目的就是艺术 ,虽然二者目的上有区别,但是都是有目的的 而且都很明确,所以为艺术而艺术跟为喝酒而喝酒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谢谢

转载请注明:亿家范文网 » 简述五四时期文学创作实绩